- 许涛,贺仁睦,王鹏,徐东杰
提出了相量测量装置历史数据挖掘方案,以暂态稳定监测为例,建立了一套数据挖掘流程。利用各种数据源建立了暂态稳定监测数据集市,该集市不仅便于联机分析处理,同时还可利用其建立多种数据挖掘模型,获取更多的暂态稳定知识。在6机22节点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监测的有效性。
2004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邱毓昌,方志
用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 (DBD) 产生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玻璃表面进行憎水性改性,通过测量水接触角、表面电阻和湿闪络电压等研究了 DBD 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玻璃的表面特性,以及处理电压和处理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BD 等离子体在玻璃表面键合了一层致密的憎水膜。随处理电压和处理时间的不同,改性效果不同,在恒定处理电压下有一最佳处理时间。热老化和化学老化的实验结果表明,所生成的憎水层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
2004年04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国强,贺仁睦,涂晔海
介绍了一种以 DSP为微处理器的数字式自动准同期装置,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对发电机电压和频率进行调节,实现了快速、平稳地达到并网条件;应用线性插值算法预测相角差来自动捕捉合闸时机;除了传统的同期功能外,还具有事件记录、录波等功能。经测试,该装置能实现高精度、快速、可靠、平稳的并网操作。
2004年04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朱永利,车立志,张学荣
基于电路理论和发电机的短路过渡过程理论,利用节点阻抗阵推导出电力系统短路时任意时刻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机算法。该计算机算法大大减轻了传统运算曲线算法的工作量,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自动完成系统短路电流任意时刻衰减周期分量的求解,并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2004年04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艾萌,刘长红
介绍交通车辆用电动机、发电机一体化的电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和探讨了直线发电机的谐波发电原理,并给出了计算模型;对直线电动机的推动力和悬浮力也做了具体分析和计算。
2004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昊,肖湘宁,刘宝志,孔圣立
提出了一种 坐标系统,基于此坐标系,得到一种新的简化算法。对于任意阶电平数的逆变器而言,这种算法能够方便地判断出参考空间矢量所落入的扇区,非常容易地进行矢量的合成运算。最后提出和论证了 SVPWM 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线电压的 PWM 技术。
2004年04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王海东,禹成七,王黎冬
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机、数据采集卡和网络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着重介绍了基于同步采样原理的数据采集卡的原理及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谐波、电压闪变等与电能质量有关的参数计算方法,简述了基于 Web的数据库查询功能。
2004年04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梁平,樊福梅,吕玉坤
电力负荷具有分形市场假说(FMH)的主要特征。根据分形拼贴定理,由分形插值方法求取一个吸引子与电力负荷历史数据相近的迭代函数系统(IFS),以建立分形预测模型,实现电力负荷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存在收敛问题,数据收集简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用电力负荷时间序列 分形分析进一步表明了预测值的合理性。
2004年04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进,马永光,高建强,林永君
应用遗传算法对发电厂负荷经济调度问题进行求解。针对遗传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弱的特点,采用可变区间的编码方法,将求解过程分为初步寻优和精细优化。算例表明,该方法使用较短的编码长度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可以在不提高编码长度的情况下提高计算精度,降低了计算精度对基因长度的要求。
2004年04期 36-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国玉,韩璞,刘红军,王东风
提出了一种非自衡对象预测函数控制 (PFC) 增量型算法,闭环系统稳态性能分析表明,系统对于设定值变化、输入和输出阶跃扰动均无余差。锅炉给水控制对象是典型的非自衡对象,应用提出的算法,结合考虑可测扰动的 PFC 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给水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调节品质和很强的鲁棒性能。
2004年04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文杰,刘吉臻,陈彦桥
针对一非线性锅炉 汽轮机系统,提出了一种多变量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为克服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采用了边界层的方法。通过对输出的重新定义,消除了内动态子系统,实现了全局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跟踪性和鲁棒性。
2004年04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玉红,刘红军,王东风,韩璞
基于文献 [6] 提出的简化算法的思想,根据控制增量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动态矩阵解耦控制的简化算法,给出两种设计方案,该方案使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中的矩阵求逆运算简化为数的求逆(倒数)运算,运算量大大减少,运算速度大大提高,并针对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04年04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峰,林永君,王兵树
根据智能控制的思想,采用控制系统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来划分特征区域,并采用不同的补偿策略,形成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补偿的 PID 控制器。由于补偿环节能够区分不同的特征区域,分别选择放大、缩小和保持偏差的实时数值,使得新控制器的动、静态性能得到改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 PID 控制器比常规的 PID 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2004年04期 52-5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郭俊君,郭鹏,韩璞,姚万业
锅炉 汽轮机对象是一个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仿射非线性系统。本文利用多输入多输出状态反馈线性化理论,首先将其转化为一个线性系统,然后为该线性系统选择合适的极点,应用多变量极点配置方法对其进行控制。该方法克服了局部线性化方法工作范围小的缺点。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2004年04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宋平,杨勇平,郑丹星
基于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考虑和热泵热源温差的协调配置的研究,文中选择氨水吸收式循环,将太阳能与地热两种可再生能源结合,提出了一种具有制冷与供热功能的组合热源新热泵系统。通过对新系统的过程模拟,文中研究了新系统的能量特性和热力学的机理;讨论了热源温度对系统制冷、供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特性,并验证了氨水吸收式循环同时采用太阳能和地热的可行性。
2004年04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忠,阎维平,高正阳,赵莉
对不同粒度的超细煤粉进行了粒度粉细和煤质分析测定,研究了超细煤粉的煤质分析特性随粒度的变化规律。对超细煤粉的工业分析表明,水分含量基本不随煤粉粒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煤粉颗粒粒度的减小,灰分含量增大,挥发分含量减小。对超细煤粉的元素分析表明,由于煤粉偏析,随着煤粉颗粒粒度的减小,C,H 和 N 含量降低,O 和 S 含量增大。
2004年04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顾樱华,赵庆波,张志翔,曾鸣
针对电力市场条件下的无功支持服务,研究确定了提供该服务所产生的成本,同时分析研究了采用相应的经济手段来激励市场参与者提供无功支持服务,即确定合理的价格及其市场交易模式的问题。
2004年04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永秀,黄文杰,赵晓丽,张卫东,赵四化
基于经济学经济成本的概念与综合成本定价的方法,分析了大用户直供电主要各项辅助服务的经济成本,包括其机会成本,并基于大用户与发电商对电网辅助服务的责任大小与受益大小对各辅助服务成本进行了合理分摊。该模型简单适用,有利于公平分摊辅助服务各项费用。
2004年04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石铁,李春杰,赵会茹
利用进化博弈理论对电力市场中发电商上网竞价的价格策略行为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市场供求情况下发电商的竞价上网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其行为做出定量的评价。
2004年04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苑秀娥,李伟,牛东晓,李芳
针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基于定量分析,首次提出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力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本身可信度进行评价,以提醒广大投资者及相关财务信息使用者,在关注电力公司业绩排名的同时,更应注重排名依据的财务报告本身的真实性,以减少投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2004年04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芳,乞建勋,牛东晓
在对虚拟物流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并且提出了虚拟物流中心合作伙伴选择的两阶段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2004年04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谢志远,孙波
为了保证远动信道的可靠运行,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路电力远动信道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特点;详细分析了远动信道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分析了 LabVIEW 与 C 语言以及数据库的接口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的采用,使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信道参数的实时测量,而且还可以显示通道的时域波形、信号的频谱图,具有形象、直观等优点。
2004年04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晓荣,苑津沙,赵惠兰
分析了 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中所涉及到的调制技术的特点和性能,并在与电力线通信适配的条件下对调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和改进。给出了基于小波变换技术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并使用多尺度正交小波基替代 OFDM 中的余弦函数,对 OFDM 进行了优化设计,该设计方法可明显提高 OFDM 性能,克服其不足,增强其综合抗扰能力。
2004年04期 90-9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袁和金,王翠茹
平面选址问题实质上是带约束的非线性连续函数优化问题。给出了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平面选址问题的过程描述,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该算法具有易克服局部最优和容易处理约束等优点,不需要进行特殊的编码和译码设计,算法实现简单。应用算例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可以应用于类似优化问题的求解。
2004年04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翟明岳,唐良瑞,梁明
考虑了无线通信中广泛存在的多径信号的时延和到达角的联合估计问题。对于多径信道,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采样模型,并在此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 CDMA(码分多址)系统中已知的扩频码,利用传统的 MUSIC(多重信号分类法)算法联合估计多径信号的时延和到达角。所提出的方法不需要训练序列,而且步骤简化,估计精度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
2004年04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艳花,李泽宇,祁兵
在对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基于 Web 的网络管理模式及 SNMPAgent 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 SNMP 的 PHP 语言来编写 CGI 应用程序以实现对 SNMPMIB 进行操作访问的解决方案,并在 Linux平台上初步设计实现了基于嵌入式 Web的电力多业务接入平台网管的实验系统。
2004年04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陈丽敏,万景瑜
介绍了用 CEAS 技术高精度地检测高反射镜反射率的实验方法。利用直型衰荡光腔与 CEAS 技术结合,装置简单,测量精度高。首次应用这一方法对 10 m 波段高反镜的反射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不仅测量可在实际工作气氛下进行,而且在线测量的精度很高。
2004年04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史会峰,谷根代,姜波
对于给定的阈值,通过计算变量之间的互信息,设计了一种构造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方法。改进了关于图模结构学习中常见的 MCMC 算法。将这种方法构造的贝叶斯网络作为马尔可夫链初始状态的网络结构,利用改进后的 MCMC 算法,构造一个关于贝叶斯网络结构的马尔可夫链。迭代给定次数后,得到关于变量组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前和改进后的两种方法得到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基本一致,网络结构的接受率也相近。
2004年04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