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基于小波和进化网络的电能质量动态扰动自动识别

    张智远,李庚银,冯任卿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和进化网络的电能质量动态扰动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应用Daubechies 4小波对扰动波形进行分解,得到各个尺度上的小波系数,然后进行特征提取:采用遗传算法设计的模式特征分类器对扰动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分类准确、网络学习速度快及收敛效果好等显著特点。

    2002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500kV变电站保护小间接地方式的研究

    吴茂林,卢铁兵,张波,崔翔,李琳,张重远

    利用矩量法(MoM)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对一个 500kV变电站遭受雷击时接地网的暂态地电位升进行了数值计算。对保护小间内一些关键点的暂态地电位升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小间内应该铺设接地网,并且保护小间的接地网与主地网应采用四点连接,连接点应该在保护小间的四个角上。

    2002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用H的棱边有限元法计算三维工程涡流问题

    张秀敏,苑津莎

    推导了在整个求解区域以H为变量求解三维稳态线性涡流场的公式。在涡流区采用棱单元离散,在非涡流区从节点元出发,利用节点元与棱单元插值函数的关系,推导出棱单元离散的加权余量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自动消除了交界面处表面积分带来的方程组系数矩阵的非对称性,节省了内存。用此公式求解了TEAM WORKSHOP 21.0问题,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2002年0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计算分层大地媒质中格林函数的模拟镜像方法

    邹军,袁建生,马信山

    为了快速精确计算分层大地媒质中格林函数,提出了模拟镜像方法。该方法将点源格林函数表示成有限个经典镜像与模拟镜像之和。模拟镜像的位置由经典镜像方法给出,其强度通过广义逆方法逼近格林函数的截断误差部分来确定。对于两层大地媒质问题,3~5个模拟镜像即可达到上千个经典镜像的计算精度。与复镜像法不同,模拟镜像的位置和强度均为实数,因此其物理意义比复镜像法更合理,同时,数学处理也更简便,是快速精确计算分层大地媒质中点源格林函数的一个很好的候选方法。

    2002年03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用球形三维电场探头测量变电站瞬态电场

    王泽忠,李成榕,李鹏,丁立建,王伟,赵良

    介绍了一种用于三维电场测量的球形探头,并用它测量了试验室中的工频电场和暂态电场。测量了一个220 kV变电站的工频电场和开关操作的暂态电场,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提出了一些暂态电磁干扰的防护措施,为750kV超高压变电站瞬态电磁场的测量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2002年03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低压配电网通信信道传输特性仿真研究

    李刚

    配电网的高噪声、阻抗变化大以及高传输衰减是制约电力线通信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结合部分工程数据,对低压配电网的通信信道传输衰减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文中讨论了线路的参数计算、线路模拟试验、现场数据与模拟数据比较以及线路衰耗设计试验等内容,并给出了相关结论。

    2002年03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牛东晓教授简介

    <正>牛东晓,教授,男,1962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毕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宿县人。现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工作。主研方向:1.现代经济预测与

    2002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GIS内空间瞬态电磁场预测软件开发及应用

    卢铁兵,崔翔,张重远,M.Ianoz,D.Tabara

    气体绝缘变电站(GIS)在开关操作厂会产生秀强的瞬态波过程,可通过外壳向外界辐射电磁场,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干扰。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GIS内空间瞬态电磁场的分析预测软件TEMFGIS。现场实测表明,该软件的计算结果是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的。

    2002年03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经济管理系简介

    <正>经济管理系是华北电力大学校部直属的十二个系部之一,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专接本、第二学位及成人高等教育等各类办学层次于一体。现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点、技

    2002年03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矢量控制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

    李和明,申仲涛,许伯强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推导了辨识算法,并根据此算法建立了一个矢量控制仿真模型。该方法对定子参数不敏感,且运算量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转子磁链控制效果,是简单可行的,很容易将此算法集成到现有的矢量控制系统中。

    2002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异步电动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评述

    许伯强,李和明,孙丽玲,赵振波

    异步电动机典型故障包括轴承故障,定子绕组匝间短路、过热、绝缘故障,以及转子气隙偏心、断条故障。针对上述各种故障,对相关监测与诊断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作了介绍与分析,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工作重点。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002年03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交流调速的功率控制原理

    屈维谦

    根据电动机最基本的电-机能量转换原理,对交流调速的实质进行了新的分析,并得出交流调速的实质是功率控制的结论。交流调速的所有方法都可归结为电磁功率和损耗功率两种控制方案,电磁功率控制改变的是理想空载转速,调速是高效率的;损耗功率控制增大的是转速降,调速是低效率的。

    2002年03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Fisher识别用于暂态稳定评估的训练样本集压缩

    张文朝,顾雪平,刘艳芳

    用Fisher线性识别技术考察了暂态稳定输入空间的线性可分性,并将其应用于神经网络训练样本集的压缩。利用Fisher识别,将样本集分成3个区域:稳定区域、失稳区域和不确定区域,对不确定区域的样本采用一种半监督的BP算法来获得一个连续分布的相对稳定指标。由于不确定区域样本数远远小于原始样本集的样本数,因此大大减轻了神经网络的训练负担,提高了训练的速度和效果。在一个10机39节点系统上的应用,表明所选方法的有效性。

    2002年03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暂态稳定评估

    仇向东,禹成七,龚仁敏

    提出了BP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新方法,选取了以稳态特征量、故障初始时刻特征量和暂态特征量构成的综合特征量作为稳定性评估系统的输入特征量。以0至1之间的小数作为评估系统的输出值,根据输出值的大小判定系统是否稳定。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解决了BP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的问题和遗传算法应用于复杂的多变量优化系统时速度很慢的问题,并且对不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2002年03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卫燃带对着火和燃烧稳定性影响的分析模型

    陈冬林,郑楚光

    建立了判断煤粉气流稳定着火的着火热模型及热平衡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卫燃带对煤粉气流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敷设合适面积的卫燃带能够减小煤粉火焰向水冷壁的辐射传热量,提高燃烧器附近区域内的烟气温度,在低负荷时能够保证入炉煤粉气流获取足够的着火热量,使煤粉火焰维持在稳定着火燃烧的热平衡状态。为进一步改善锅炉对煤种、负荷变化的适应性,提出了可调卫燃带的概念。

    2002年03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球磨机制粉系统稳态工作点的优化

    杨明玉,王丽君,王东风,赵伟冬

    针对中储式制粉系统的实际情况和球磨机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稳态监控优化方法。通过在线自适应模型辨识以求取系统的稳态增益,进而改变运行工况点、变设定值运行以提高制粉系统的出力,达到卡边控制和优化运行的目的,这对于系统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002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火电厂主汽压力的IMC-PI控制系统设计

    赵文杰,刘吉臻,王印松,杨明玉

    针对电厂主汽压被控对象的大惯性、大滞后特点,采用炉膛辐射能作为中间被调量,构成了一种内模-比例积分串级控制系统。内回路采用比例积分控制,以快速消除燃料量引起的扰动;外回路采用内模控制,以有效地补偿对象的大滞后特性。采用具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作为广义被控对象的内部模型,给出了广义被控对象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有很好的克服扰动和给定值响应能力。

    2002年03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能源发展趋势的非线性优化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邢棉

    通过对我国能源生产历史数据的分析,提出了非线性回归与灰色预测优化组合预测模型,从理论和应用上说明了此方法的优点,并对未来的能源生产发展做出了分析预测。

    2002年03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监听的TMN信息转换系统

    高会生,尹霞

    描述了基于网络监听技术信息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此系统具有数据包捕获信息过滤和消息转发等多项功能,能很好地满足综合网管收集信息的要求,已被成功用于电力通信网管理系统中。

    2002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华北电力大学学科与学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正>近几年来,我校的学科与学位建设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与学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2年03期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AutoCAD平台下的二维零件CAM实验系统

    万书亭,马银戌,陈立新

    提出了一种由 AutoCAD二维图形直接生成数控火焰切割机加工代码的方法:通过提取零件图形轮廓几何数据,判断零件轮廓旋转方向和内外轮廓,从而判断刀具补偿方式,自动生成数控加工代码。在AutoCAD平台下,利用Autolisp语言和DCL对话框工具研制开发了二维零件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实验系统。

    2002年03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式电抗器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与温升实验

    安利强,王璋奇,唐贵基

    提出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干式电抗器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一台干式电抗器的稳态温度场分析实例,给出其详细的温度场分布及热点温度。对设计的一台电抗器进行温升实验,结果表明了三维有限元法的合理性。

    2002年03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转子轴封弹性槽形状及尺寸对应力集中的影响

    李娜

    计算了存在严重应力集中的转子轴封热弹性槽部位的热应力场。分析了弹性槽不同的结构形状对应力集中的影响,以及弹性槽不同的结构尺寸对应力集中的影响;对减小热弹性槽的应力集中程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2002年03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燃煤电厂粉煤灰荷电对水力输灰系统结垢的影响

    刘忠,赵俊起,赵莉,李刚

    就燃煤电厂电除尘器高压静电场及火花放电作用下的荷电粉煤灰对水力输灰系统结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粉煤灰荷电是影响结垢的主要因素之一。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了电场作用时间对fCaO、[Ca2+]、pH值、CaCO3生成量及其生成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水力输灰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2年03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用铁屑-炉渣-粉煤灰组合处理印染废水

    张振声,许佩瑶

    用铁屑-炉渣-粉煤灰组合处理印染废水,集还原降解、混凝聚沉和物理吸附作用于一体,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7%以上,而且处理成本很低。

    2002年03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用粉煤灰及过氧化氢联合处理印染废水

    朱洪涛,王跃利,许佩瑶

    利用粉煤灰和过氧化氢联合处理印染废水,初步研究了该方法对印染废水脱色和去除COD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实际应用的最佳条件:过氧化氢加入量为600mL·m-3,粉煤灰加入量为 5 g,处理时间为50 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印染废水脱色率达 90%,COD去除率达70%,是一良好的印染废水预处理方法。

    2002年03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电磁场与电磁兼容部级重点实验室介绍

    <正>华北电力大学电磁场与电磁兼容部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电力公司正在建设的“电磁场分析、测试与电磁兼容”部级重点实验室,隶属于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本实验室密切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和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电气工程领域对新技术的要求,

    2002年03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ep碰撞过程中J/ψ与γ协同产生的衍射截面

    张晓宏,阎占元

    利用三套Pomeron的结构函数和重夸克偶素的色八重态产生机制,计算了ep碰撞中,解离光子与质子的衍射过程中J/ψ与γ协产生的截面。结果发现:由不同 Pomeron的结构函数引起的微分截面的差别可达到1.8倍;总截面的差别为1.7倍,在质心系能量为100GeV时,总截面可达到0.003nb。所以,通过实验上对这一过程的精确测量结果,可以进一步了解Pomeron的结构和衍射过程的因子化方法。

    2002年0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在混合气体中输运的Monte Carlo研究

    尹增谦,李雪辰,柴志方,张晓宏

    针对直流混合气体放电中碰撞分子种类的确定问题,研究了电子在混合气体中的平均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与气体密度、配比的关系,给出了抽样确定碰撞分子种类的方法,为数值模拟放电动力学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2年03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计算机模拟

    马永光,刘良玉,王璋奇,吴勃

    从声波理论出发,提出了采用单步跟踪法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模拟采用了动源法来提高计算速度,实现了超声波在介质环境内传播过程的可视化,这使对波谱的分析更加直观。

    2002年03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分析通用软件编制

    钟文琪,顾利锋

    利用模块化建模思想,基于“循环函数法”分析和计算原理,对热力系统典型加热单元和辅助汽水循环形式进行更为全面划分,建立热力系统模块数据库,结合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工程实际,开发了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组态灵活、可扩展性强的通用软件。该软件对热电厂的选型、设计及优化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2002年03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虚拟仪器技术在质量流量测量中的应用

    仝卫国,杨耀权

    针对质量流量参数测量困难,精度低的现状,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适用于圆形管道的新型质量流量计。这种质量流量计结构简单、精度高,有测量、显示和数据处理等多种功能,并可以数字和图形的方式给出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02年03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简讯

    <正>▲第三届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于2002年5月21至24日在北京举行,我校有4篇论文入选,崔翔教授作为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分会场主席参加了会议。

    2002年03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FIX的制氢装置监控系统的实现

    朱晓荣,石新春,雷晰,李新叶

    采用以PLC作为控制设备、工控机作为上位机的结构形式,基于iFIX提供的SCADA和HMI组件以及可与多种PLC进行通讯的I/O驱动程序,开发了可与多种PLC进行接口的制氢装置监控系统,并保证了数据的高度完整性。运行结果表明,下位机控制可靠,调节精度高;上位机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整套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2002年03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崔翔、韩璞、王泽忠、杨昆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相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正>近期教育部下发文件,我校崔翔教授、韩璞教授、王泽忠教授(北京校区)被聘为教育部2001~2005年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杨昆教授被聘为教育部2001-2005年能源

    2002年03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