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电力系统非全相振荡时最大断口电势的计算

    禹成七,龚仁敏,张永浩,李东

    提出了计算电力系统非全相振荡时最大断口电势的简便方法。考虑到电网接线的影响,综合利用发电机分群原理及二端口混合参数方程,推导出与分群结果无关的一种新的断口电势计算公式。对复杂环网非全相振荡时最大断口电势计算的算例表明,该方法有效且满足实际电网整定计算的要求。

    200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虚拟磁链的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及仿真

    赵振波,李和明,许伯强

    分析了PWM整流器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压型PWM整流器在αβ,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虚拟磁链概念,提出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在αβ,dq坐标系下的虚拟磁链模型。此模型输出直流电压动态响应快,能够准确控制输入电流,使其畸变率较低。针对这些不同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开发了PWM整流器仿真模块,通过仿真对各个模型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证明了虚拟磁链模型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2003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研究

    江一,朱凌,申仲涛

    根据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在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利用MATLAB 6.1软件构造了一个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较为详细地对仿真模型中的定子磁链观测器模块以及开关状态控制模块进行了描述,并简要说明了空间电压矢量作用于磁链,使得磁链矢量产生运动的原理。针对转矩脉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算法,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某一具体参数的异步电动机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电压、电流、转速、转矩以及磁链的仿真波形,同时给出了不同转矩脉动减小方案下的转矩波形对比,从而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案在实现转矩脉动的减小方面的效果。

    2003年01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绝缘结构自动设计

    刘洋,崔翔,张国强

    在有限元方法基础上,给出了计算电场强度对几何设计变量灵敏度的一种新方法,使灵敏度的求解可以与求节点电位求解相类似。采用埃尔米特插值多项式代替泰勒展开式逼近目标函数,极大地降低了高阶交叉灵敏度的阶数。同时,建立了利用埃尔米特插值进行自动设计的程序,通过对大型电力变压器绝缘结构的自动设计,表明了该程序是非常有效的。

    2003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静电场无网格方法中权函数的研究

    刘振华,刘建新,庞承宗

    阐述无网格方法(Meshless Method)及其在静电场分析中的基本原理。权函数的选择是此方法的核心,比较了不同权函数对计算速度和精度的影响。通过对二维静电场模型的分析,依据权函数选取的一般性原则,得出各种权函数中参数选取的范围,并找出了适合静电场分析的权函数。

    2003年01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分层土壤中点电流源电流场计算的递推算法

    赵志斌,张波,崔翔,李琳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具有任意分层的水平或垂直土壤结构的计算点电流源电流场的递推算法。详细地分析了利用递推法获得水平或垂直多层土壤中的电流场的过程。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需将每层土壤中的电位表达式具体写出,避免了极为复杂的公式表达,非常便于开发任意分层土壤结构的接地网接地性能数值分析软件。为了验证其有效性和正确性,对任意一段线电流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分析结果与已有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相对偏差很小。

    2003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单OTA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设计

    董华英,梁贵书,刘树勇

    借助于分段线性化技术和3端口电阻网络优势矩阵条件,提出了一种利用OTA固有非线性饱和特性设计有用的非线性驱动点特性的方法。设计的电路仅由一个OTA和几个线性正值电阻构成。给出了通用设计电路和设计算法,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实验验证。

    2003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用电网网络结构形成的可视化设计

    赵敏,栗然,朱永利,张光华

    提出了利用面向对象和可视化技术实现的既适合智能推理又适合分析计算的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形成方法。通过对可视化的电力系统结构图进行拓扑形成、拓扑分析及系统设备状态分析完成图形化知识到计算推理所用知识的转化,从而得到既适合数值计算又适合智能推理的通用网络模型。使用一套数据库服务于多套应用分析程序,从而克服了以往图形和数据库联系不紧密、各程序模块之间的通信困难等缺点。

    2003年0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蒸汽水下喷注噪声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马宪国

    从单个汽泡在过冷水中的振动方程出发,导出了汽泡破裂时噪声辐射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蒸汽在水下有限空间内喷注时,喷注噪声的噪声源和辐射规律,发现水的过冷度对噪声的声压级和频率影响非常显著,这一发现已被随后的实验所证实。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降噪实验,证明导流筒对降噪效果显著,同时发现临界流量对噪声的影响明显,在达到临界流量时,喷注噪声的声压级将大幅度降低。

    2003年01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低挥发分烟煤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

    高正阳,阎维平,刘忠

    利用一种低挥发分烟煤作为再燃燃料,在煤粉携带炉中进行了该种煤再燃还原NO的实验研究。实验测量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再燃燃料比和不同煤粉细度下再燃过程NO还原效率。实验表明,再燃过程NO还原率随反应时间和再燃燃料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煤粉颗粒增大而减小。所以,在使煤粉成为超细粉的基础上,利用低挥发分烟煤作为再燃燃料是具有可行性的。

    2003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传感器故障的鲁棒检测与识别方法

    黄孝彬,刘吉臻,牛玉广

    提出了一种在模型参数变动和存在外部扰动条件下的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识别方法。基于未知输入观测器(UIO)理论,将模型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转化为系统的未知输入,设计的鲁棒观测器对模型参数变动不敏感,而对故障敏感,在检测故障的同时还可估计出故障的形式和大小。在火电厂过热汽温控制系统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实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3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模糊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彭道刚,韩璞,于希宁,杨平

    介绍了一种模糊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借以克服模糊控制存在稳态偏差的不足和神经网络对小偏差信号不敏感的缺陷。对复杂的具有大惯性、大迟延热工对象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方法较其它控制方法不仅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热工对象的时变对控制效果影响。

    2003年01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建模与仿真

    边立秀,周俊霞,付松

    利用动态机理宏观控制建模的思想,针对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理论分析和经验数据结合的方法给出床温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依据所提出的建模思想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一次风、给煤量等操作量变化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动态特性,说明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给出的床温控制模型对床温控制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2003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用于发电企业竞价中的随机型决策方法

    谭忠富,刘严,乞建勋

    针对发电企业竞价行为中的随机因素,提出了基于边际成本的随机型决策方法,在制定报价策略过程中,考虑了报价中的煤价和竞争对手的策略等随机因素。实例验算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2003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电力消费影响因素评价的改进灰色关联分析

    陈莉,牛东晓,董双武,李钧

    分析了经典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评价问题的缺点,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原有的关联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电力消费影响因素评价的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电力消费的12种主要工业产品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综合考虑了定性和定量因素,给出了关联系数的重要性权数,使得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例上说明了该方法的优点。该方法为电力行业的市场分析人员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并且容易掌握的新方法。

    2003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电力市场环境下阻塞问题研究综述

    叶鹏,李晶,宋家骅

    电力市场的运作、输电网络的开放,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阻塞问题。为确保系统安全、经济地运行,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在经济上技术上合理且可行的阻塞处理方法。如何解决阻塞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阻塞管理已经成为电力市场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从阻塞调度、价格机制和FACTS的应用三个方面对近期有关研究状况作了综述,对一些观点和方法作了简要的对比与分析,以期引起讨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上述阻塞解决方法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03年0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电力通信网物理资源的管理信息模型

    高会生

    在电力通信网中,为了实现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统一管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定义传统通信设备的管理信息模型十分必要。因此依据电力通信网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用GDMO方法定义了被监测设备物理资源的管理信息模型,给出了被管对象的继承关系和包含关系。

    2003年0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Turbo码中的交织器的设计

    宋文妙,张淑娥

    Turbo码编解码中交织器设计的好坏影响整个通信系统性能,在设计交织器时如何使码字更接近随机序列是交织器设计的关键。对几种常用交织器的实现方法进行比较,采用固定交织方法,以奇偶交织为基础,提出螺旋奇偶交织方案,在FPGA上用查找表的方法实现了螺旋奇偶交织器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螺旋交织器的好处在于该交织器的交织和解交织序列相同,可以分时使用交织器与解交织器,大大节省硬件资源。

    2003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杂工程系统的可靠控制

    胡寿松,刘亚

    阐述了复杂工程系统可靠控制的发展状况,并分别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故障诊断的容错控制技术、故障预报技术、可靠性分析技术等可靠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指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

    2003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校园网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吴娟,张富华,林红,胡涛

    设计了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下的以CGI编程和ASP编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校园网电子邮件系统。用CGI程序实现了服务器软件的本地化和中文化;用ASP实现了邮件地址查询以及用户信息配置的功能。系统有以下特点:管理简单,同时支持本地和远程的管理;用户可以在线查询其它用户的邮件地址;可以为其它应用程序提供接口。

    2003年01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移动Agent技术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应用

    潘卫华,潘卫红,孙淑琪

    针对目前C/S模式下对大型异构分布式数据库查询效率不高的情况,提出基于移动Agent编程模式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模型,同时将两段交付协议(2PC)扩展为三层协议(3TC)以提高通信效率。该模型可大大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从而提高网络利用率,缓解数据传输瓶颈。

    2003年01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PSP的关键因素分析

    郑丽娟,王保义,宋雨

    从个体软件过程(PSP)的体系结构和属性出发,介绍了其描述模型和数据分析模型,以图表的方式分析了影响错误密度(DDS)和错误移去率(DRR)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非独立变量DDS和DRR与它们相应的独立变量之间的二次关系,通过这些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A/FR和YIELD是影响PSP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因素。

    2003年01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实现机械传动方案选择

    段巍,陈立新,马银戌

    传动方案选择是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这一过程涉及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使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成为可能。因此,在合理确定因素集、备择集、等级评价矩阵、权重集的基础上,建立了机械传动方案选择的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火电厂输煤线上工作的带式输送机的传动方案选择为例,运用该模型从多种方案中成功选出了适合已知工况的最佳方案,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用定量方式来描述各影响因素,从而能更客观有效地评判各方案的优劣。

    2003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双极膜电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试验研究

    赵英,路光杰,尹连庆,杨超

    双极膜在直流电场下,能使水解离,产生H~+和OH~-,与阴阳离子交换膜配合使用,可再生离子交换树脂。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电压、通电量、再生室间距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后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与火电厂现场的阴树脂相当,而阳树脂出水水质不合格。

    2003年0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模糊事件的概率测度熵

    王平,张国立

    通过对模糊事件及其概率测度的定义引出有限集上模糊子集熵的概念。运用模糊事件及概率测度的基本性质,给出了模糊熵的一些基本定理。

    2003年01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控制系统的等价离散最忧性能指标问题

    朱其新,胡寿松,吴建国

    针对具有线性时不变被控对象的网络控制系统,讨论了在控制器为时钟驱动和事件驱动两种情况下的连续最优性能指标到等价离散最优性能指标的转换,结果表明,当网络诱导时延小于一个采样周期时在控制器的两种驱动方式下,网络控制系统具有相同的等价离散性能指标。其中被控对象和系统输出中皆含有连续的白噪声。

    2003年01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失灵保护在主变代路运行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洪毅文

    对于配置电磁型或微机型保护的220kV主变,在高压侧开关停电检修并由旁路开关代路运行的情况下,如不切换其高压侧失灵保护启动回路,则无法正确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以两个实际的220kV变电站为例,介绍了主变失灵保护的启动原理,分析了失灵保护无法正确启动的原因,并提出了220kV旁路及主变失灵启动回路的改造方案。

    2003年01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发电机组进相运行在电厂的试验与探讨

    刘立瑞,尹项根,沈明德

    对进相运行的边界稳定条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总结了云浮发电厂机组进相运行经验,结合广东电网特点,提出发电机组进相运行应注意的问题,对提高电网和机组安全运行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2003年01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英文文摘撰写要求

    <正> 文摘是原始文献的代表,它提供了原始文献的信息内容,但不能代替原始文献(即一次文献),因为其内容已大大简化。文摘本身给读者一个信息,即该篇文献所包含的主要概念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帮助科技人员决定这篇文献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用。

    2003年01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