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之力;艾欣;崔明勇;
微网一般处于配电网的末端容易受到由断路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问题的危害。根据引起电压暂降的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可以将电压暂降大致分为两类,程度较严重的外部电压暂降和较轻微的内部电压暂降;外部电压暂降是由发生在配电网中的断路故障引起的,内部电压暂降则是由发生在微网内部的断路故障引起的。因此对电压暂降的补偿应该根据其分类选择相应的补偿策略和补偿装置。基于对微网中电压暂降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协调补偿控制策略。对于程度较严重的外部电压暂降,可以利用微网中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并联补偿装置协助容量不大的串联补偿装置动态电压补偿器补偿电压暂降。对于程度较轻的内部电压暂降,补偿装置只需要相对较小的容量,可以仅使用动态电压补偿器抑制电压暂降。进一步分析了补偿过程中的功率控制策略。微网是高电阻性的低压网络,网络中电压幅值的改善主要依赖于补偿装置的有功功率输出。基于这个特点在并联补偿装置的功率控制中采用P-U下垂特性。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提出补偿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2010年05期 v.37;No.14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重远;杨彬;赵秀生;毛冠民;刘松喜;
为了研究气体绝缘变电站内的开关操作产生的陡波前过电压(VFTO)对变压器的影响,需要建立变压器绕组的高频电路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黑盒原理的变压器绕组高频电路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首先由测量得到的变压器绕组的散射参数计算转化成导纳参数,并应用矢量匹配法对其进行有理函数逼近;为了保证电路模型仿真计算的稳定性,应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导纳参数的有理函数进行优化,实现了电路模型的无源性;最后应用福斯特电路综合方法建立了其π型等值电路。该电路模型仅由参数值为正值的RLCG元件组成,可以进行稳定准确的仿真计算。变压器绕组测量与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0年05期 v.37;No.14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书强;王磊;
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是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忽略可靠性数据的不确定性,用可靠性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评估。为了考虑可靠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对可靠性评估的影响,运用可信性理论处理可靠性数据的不确定性。运用提出的方法对IEEE-RBTS和IEEE-RTS79可靠性测试系统进行评估可以发现,运用传统方法评估的结果与运用新方法评估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可靠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对可靠性评估的明显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提出的方法也为处理可靠性数据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0年05期 v.37;No.147 11-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伍玉林;文福拴;丁剑鹰;洪晖虹;李承军;
发电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双边协商的发电权交易模式相比,集中撮合交易方式可以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电力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与节能发电调度要求相异的结果。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部制电价的发电权集中撮合交易模式,其核心思想是按照可以体现煤耗成本的电量电价的"高低匹配"原则进行撮合交易,在结算时考虑容量电价,这样的交易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就符合节能调度要求。之后,分析了发电权交易中采用两部制电价与现行单一制上网电价机制之间的衔接条件,说明了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最后,通过算例模拟说明了所提出的交易模式的基本特征。
2010年05期 v.37;No.147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周登波;严正;杨建林;
从耗散功率转归理论所提出的支路功率损耗公式出发,分别针对考虑与不考虑节点注入无功功率对有功功率损耗的影响两种情况下,推导出了用于求解系统总的有功损耗、各节点应当分摊到的有功损耗、节点网损因子的新公式。与传统求解方法相比,该方法完全依靠支路的参数,物理含义清晰,更易于计算。
2010年05期 v.37;No.147 23-2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永利;宫政;武中利;薛磊;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只考虑了指标的模糊性而忽略了随机性,而云模型理论既考虑了事物的模糊性同时也兼顾了随机性。采用评判对象的分指标评判结果推算目的指标评判结果,将该方法应用到变压器状态评估中,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指标的权重信息,并利用正态云模型的普适性,提出了新的基于云模型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0年05期 v.37;No.147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童述林;文福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气温的逐步变暖,空调等降温负荷在南方省区尤其是广东省的夏季负荷中所占比重趋于增大,其对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也会改变负荷特性。这样,对节能减排环境下的降温负荷进行比较准确的测算和分析对提高整体负荷预测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为制定高峰时段的负荷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因而引起了南方省区一些电力调度中心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根据广东省2005年至2009年每天96点的负荷数据及同期温度数据,采用最大负荷比较法与基准负荷比较法,测算出广东省在这几年的年最大降温负荷值。之后,对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前后的负荷变化情况做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2010年05期 v.37;No.147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晔;
以锡盟—南京1 000 kV特高压工程为例,借助PSCAD仿真软件研究了输电线路不同情况下的电气不平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输电线路不平衡度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输送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受导线排列方式影响较大。对于1 000 kV锡盟—南京同塔双回输电工程,推荐采用逆相序排列、反向换位方式,以实现最优的换位效果。
2010年05期 v.37;No.147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星成武;马立新;孙大帅;王守征;
为提高电网谐波分析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采用频率跟踪算法,无需加窗函数及校正措施,通过对采样点数的实时调整有效的减小了同步偏差,通过实验证明了使用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在电力谐波检测与分析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010年05期 v.37;No.14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小安;
分析了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形势和面临的安全威胁,借鉴现有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和体系框架,建立了一种新的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模型,确定了影响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的众多因素及其子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给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其评价方法,根据电力信息系统的特点确定了模糊评判矩阵和各因素权重系数,以模糊度量方式评价了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通过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能够确定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级别,从而验证了文中所述模型的实用性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2010年05期 v.37;No.147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智娟;晋晓菲;李和明;彭咏龙;
对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LLC谐振回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解决MOSFET构成的单向全桥逆变器在LLC负载品质因数Q值较低时,开关器件工作角度较大,损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的新型LCLC负载谐振匹配方案。该方案通过加入附加电容Cs,减小了逆变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间的相位角,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电源输出功率。对该拓扑结构的谐振特性和负载输出功率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10年05期 v.37;No.14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董军;阴少华;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市场各主体更关注经济利益而非可靠性,造成某些输电线路在极限状态下运行甚至发生输电阻塞,因此为了保证较高的供电可靠性,需要市场主体对这些线路进行扩容投资,这便产生了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而为了实现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协调,需要将输电扩容的可靠性效益进行量化。本文在对发输电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及对输电项目效益识别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构建针对不同评价主体的输电网可靠性效益价值评价模型;并通过一9节点算例分析了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输电扩容项目具有不同的可靠性效益。
2010年05期 v.37;No.147 57-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军;蒋雪;
结合城市配电网的现状和电网企业的关注焦点,从全过程管理角度出发,建立了重点分析城市配电网项目的外部效益、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模型。采用了极差化指标预处理法,通过组合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配电网项目的准公共物品特性,识别其给相邻区域电力用户、外部环境以及节能环保水平带来的外部效益。再将模型应用到国内某市的配电网项目评价中,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0年05期 v.37;No.147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张知翔;王海超;赵钦新;温龙;
基于FLUENT平台,利用RSM模型,对某台116 MW无夹廊角管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卧式分离器的出口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入口风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承灰斗与旋风筒两边都相切、料腿内设三个隔板、承灰斗相对出口宽度a/D=0.143、承灰斗相对高度b/D=0.238的出口结构分离效率最高。分离效率随入口风速的提高而提高,当U>15 m/s时,d50<26μm。
2010年05期 v.37;No.147 68-7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璞;吕玲;张倩;董泽;
提出了基于大量实验总结得到的针对有自平衡和无自平衡对象的控制器经验整定公式,实验证明了公式的有效性,该公式可直接用于工程中。进而,利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有自平衡对象构成的主蒸汽温度系统以及无自平衡对象构成的锅炉汽包水位系统的控制器参数,采用经验整定公式进行初始路径的选择,指导了粒子群最初的寻优过程,大大降低了寻优的随机性,克服了PSO进化速度慢及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
2010年05期 v.37;No.14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吕玉坤;彭鑫;
以某电厂一台300 MW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在改变锅炉运行负荷、烟气含氧量、配风方式和磨煤机组合方式等情况下,测定了锅炉尾部烟道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燃烧调整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额定负荷下,NOx排放浓度倒塔配风时最低,正塔配风时最高,且均等配风和倒塔配风的NOx排放浓度与烟气含氧量存在一个最佳点;合理调整磨煤机组合方式可有效降低NOx排放;通过锅炉燃烧调整,在保证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不受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排放浓度是可行的。
2010年05期 v.37;No.14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贾瑞博;汪建文;
实验和数值模拟已经证明了风力机叶片的叶尖添置小翼,可以提高风能转化效率。为了清楚地了解小翼对风力机动力放大的影响,对加小翼和不加小翼的风力机流场——速度场和压力场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这个分析是基于对风力机加V(8.8×8)型小翼和不加小翼时叶轮周围流场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小翼对风力机的叶端产生的影响较大,即加大了风力机叶端的压差和速度。同时结合一定位置的压力和速度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小翼使风力机叶尖的漩涡强度降低,提高了能量的转换,从而提高了效率。
2010年05期 v.37;No.147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东雄;李锦蓉;白静利;邢德山;程清果;
针对大型供热链条锅炉排渣量大,排渣温度高,排渣无热利用措施,灰渣冷却水因汽化耗量大以及汽化蒸汽对锅炉房内的土建结构和设备腐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业锅炉排渣余热利用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分析了节能减排效果。
2010年05期 v.37;No.14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苑津莎;张冬雪;李中;
为了克服传统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中存在的缺陷,采用小波系数放大法,并对阈值函数进行改进。由于信号中存在奇异点,会在奇异点处产生Pesudo-Gibbs现象,采用基于改进小波阈值法的平移不变去噪方法可以有效抑制Pesudo-Gibbs现象,对去噪效果进行强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平移不变的去噪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信噪比,其去噪效果优于传统的软、硬阈值去噪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10年05期 v.37;No.147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2 ] |[阅读次数:0 ] - 王宇飞;李怡康;安睿;
一种基于Boosting算法的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处理方法在文章中被提出,以提高使用Pegasis路由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辩识率并降低系统能耗。文章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从簇头到汇聚节点的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在簇头使用数据融合技术以减少数据信息冗余和系统能耗,在汇聚节点采用Gentle Boosting算法提高信息准确度并实现最优决策簇的选取。基于Boosting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在保持Pegasis路由协议优点基础上,在系统辩识率与系统能耗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平衡点。最后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文章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提高辩识率与降低系统能耗方面拥有更好的性能。
2010年05期 v.37;No.147 98-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峰;史国庆;张建东;
Windows操作系统屏蔽了系统硬件资源的访问权,设计专用的设备驱动程序成为系统设计者必须承担的工作。从计算机系统硬件资源访问的角度,讨论了Windows下各种硬件资源访问方式的关键与具体实现,同时给出了具体的DDK代码实现。
2010年05期 v.37;No.147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树东;张伟;李惊涛;胡三高;
煤粉锅炉节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微油点火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节油手段。介绍了微油点火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业应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造后的微油点火燃烧器基本保持了改造前的优越性能。近几年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机组每次启动平均节油率超过90%,且改造后对锅炉整体性能没有影响。
2010年05期 v.37;No.147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