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快堆主容器内液钠晃动抑制方法的研究

    王艺萍;陆道纲;卫媛媛;

    在反应堆主容器中的冷却剂属于带有自由液面的不可压缩流体,液面下的冷却剂的流动可能诱发液面的晃动,此外地震力也可能引起液面的晃动,该流动不稳定性可能影响到核反应堆安全运行。通过计算分析预示这些冷却剂不稳定流动的后果,同时将结果反馈到设计中,增加必要的安全设施,将对快堆的安全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粒子法(移动粒子半隐式),对地震引起的晃动和流动引起的晃动,设计了不同尺寸、位置的晃动抑制板,分别模拟了各个环板对晃动的抑制作用,并与无环板的情况进行了比较,通过观察和数据结果分析找到了抑制快堆液钠晃动的较为有效的尺寸和位置,为进一步深入精确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1年01期 v.38;No.14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半绝对离差的供电公司动态购电组合策略

    杨首晖;陈彦州;董明;文福拴;

    在存在多个不同类型的电力市场环境下,供电公司需要提前对各个市场的电价进行预测以构造最优购电策略。在现有的研究工作中,一般假设这些市场的电价都服从正态分布并且供电公司的收益的分布函数是连续的,而在实际电力市场中这个假设未必成立。由于负荷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购电过程就具有动态特征。在此背景下,采用半绝对离差来描述供电公司的风险,构建了供电公司动态购电组合模型,其中购电量用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供电公司可以采用该模型将购电量在多个时段、不同市场中进行合理分配,以兼顾期望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从而为供电公司的动态购电决策与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了新途径。最后,用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基本特征。

    2011年01期 v.38;No.149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光伏电池数学模型的改进MPPT数值控制方法

    王丽萍;张建成;

    针对以往光伏发电系统数值方法最大功率点跟踪(N-MPPT)控制存在跟踪速度不理想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数值方法MPPT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在直接检测外界光强及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配以二次插值数学方法来追踪最大功率点,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光伏发电系统及其相应的MPPT跟踪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地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与稳定性。

    2011年01期 v.38;No.149 12-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自适应时间步长有限元法计算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结构瞬态电场

    刘刚;李琳;纪锋;

    根据各时步的局部截断误差,采用C-N(Crank-Nilcoson)法实现自动改变步长的算法。在分析极性反转电压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后向欧拉法,成功解决了在极性反转电压导数不连续点的时步振荡情况。针对换流变压器典型油纸绝缘结构,将定步长C-N法和自适应算法在计算时间和计算时步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适应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次数和计算时间。

    2011年01期 v.38;No.149 17-2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磁通频域特征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新方法

    孙洋;黄家栋;

    基于变压器在空投或故障情况下磁通频域特征的不同,提出一种利用磁通对电流导数中偶次谐波制动比和基频幅值大小来判别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新方法。通过推导发现故障时磁通对电流导数中偶次谐波成分明显高于奇次谐波成分,而涌流时则没有此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个判据并分别定义两个逻辑变量M和N,根据两个逻辑变量的乘积来判断变压器是否发生励磁涌流。该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无任何先验参数。动模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区分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并对轻微匝间故障也有足够的灵敏度。

    2011年01期 v.38;No.149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含直流馈入的山东电网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研究

    卫鹏杰;赵成勇;张汝莲;

    依据PSASP综合稳定程序中山东电网的电气数据和宁东—山东直流系统的相关数据,在PSCAD/EMT-DC环境下搭建了含直流馈入的山东电网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交流系统模拟了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无功补偿装置等电气设备,直流系统搭建了换流器的电磁暂态模型及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潮流分布、变电站母线短路电流调节,保证了电网的动态特性与PSASP环境下基本保持一致。

    2011年01期 v.38;No.149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提高系统可观测性和状态估计精度的PMU配置

    李虹;李卫国;

    WAMS和SCADA系统共存,是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PMU布点问题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利用PMU量测提高状态估计精度和状态方程数值稳定性两方面出发,同时兼顾系统的可观测性,提出一种新的PMU配置方法。在传统SCADA量测系统的基础上,部分安装PMU量测形成混合非线性量测模型,分析比较PMU配置过程中状态估计数值稳定性变化、PMU配置前后的状态估计误差方差以及各母线的估计误差方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正确有效。

    2011年01期 v.38;No.149 31-3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LS-SVM的变压器故障气体预测

    沙立成;宋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能较好的解决小样本、非线性数据特征的多分类问题,适用于电力变压器油色谱故障气体预测,但参数c与σ2的选取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大,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选择。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MPSO)的参数寻优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变压器油中故障气体预测。改进粒子群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将粒子群进行分类,不同类粒子采取不同加速因子,相比较经典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扩大粒子搜索区间,增强其局部搜索能力。最后进行了多组现场数据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PSO进行参数优化后的LS-SVM预测准确率明显优于传统LS-SVM预测结果。

    2011年01期 v.38;No.14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含风电配网系统电压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毛学魁;王伟;

    提出了恒速异步风电机组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SVC的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配电网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及SVC对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速变化情况下,SVC能够有效缓解恒速异步风电机组机端电压的波动;采用SVC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异步风电场的电压稳定性,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风电机组的不间断运行。

    2011年01期 v.38;No.14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双绕组发电机交流侧带负载直流侧突然短路分析

    孙俊忠;刘爱华;

    根据3/12相双绕组发电机的基本磁链方程和电压方程以及等效电路,本文分析了双绕组发电机交流侧带负载直流侧空载时的稳态电磁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矢量图;建立了双绕组发电机交流侧带负载时直流侧突然短路的基本电压方程;通过适当的近似,用解析的方法分析了突然短路的过渡过程,给出了定转子时间常数的简明表达式和整流绕组交流侧的短路电流表达式以及直流侧最大短路电流的近似计算公式;通过模拟样机实机试验检验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2011年01期 v.38;No.149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继电保护中傅立叶与最小二乘算法的性能比较

    丁卫东;

    继电保护中的一些误动事故与电气参数计算的基本算法有关,在介绍傅立叶算法与最小二乘算法及其实现的基础上,分别针对信号中含有衰减直流分量,谐波分量,以及电网频率波动等情况,对比分析了傅立叶算法与最小二乘算法的优劣,以期引起对最小二乘算法的重视。

    2011年01期 v.38;No.149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约束网络法在含镜像元件网络中的应用

    梁易乐;

    镜像元件的引入不仅完善了病态元件集,而且简化了有源元件的零器等效模型,在RC有源电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含零器RC网络的约束网络法扩展到含镜像元件的网络,提出了镜像元件的列写规则,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1年01期 v.38;No.149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DEA联盟博弈的直购电用户转运费用中固定成本综合分摊法

    丁乐群;徐越;董术涛;邢薇;

    通过建立在数据包络分析(DEA)框架下联盟博弈模型,从多属性决策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决策属性权重受限的Shapley值的方法,对大用户转运费用固定成本进行分摊。这种方法在修正的邮票法的基础上,得到各用户的综合分摊值。算例表明,这种方法更加公平合理。

    2011年01期 v.38;No.149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及评价研究

    张桂林;范辀;

    结合我国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和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从成熟度理论角度出发,构建了适用于我国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并综合层次分析法(AHP)、特征向量法和隶属因子赋值法对其评价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实例演算,验证了该方法对项目成熟度评价的有效性。

    2011年01期 v.38;No.14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灰色预估PID控制的过热汽温控制

    李建强;杨铎烔;

    针对火电厂过热蒸汽温度被控对象具有大惯性,大迟延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估算法的PID控制策略。利用灰色预估算法能够有效地辨识出系统不确定部分的模型、估计出系统扰动参数,并对PID控制进行补偿。仿真结果研究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策略相比,在各种扰动情况下,新的控制策略不仅具有常规PID控制的特性,并且具有更高的控制品质,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2011年01期 v.38;No.14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双抽汽式供热汽轮机耗量特性的研究

    张金环;安海霞;高世伟;

    通过对双抽汽式汽轮机的耗量特性进行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双抽汽式汽轮机耗量特性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辅助截矩曲线和最小二乘法进行耗量特性工况图的曲线拟和,然后构造耗量特性曲线方程和相应的约束条件。此数学模型为热电厂和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提供理论依据。算例试算表明方法有其实用性。

    2011年01期 v.38;No.149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液滴铺展过程中受活性剂浓度影响的分离压模型研究

    王松岭;李春曦;叶学民;

    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通过考虑活性剂特性和浓度对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不同影响,建立了通用的分离压理论模型,并给出了自由能密度表达式。所建模型包含了活性剂浓度Γ、毛细力数C、指数(m,n),以及预置液膜厚度h∞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分离压模型的理论研究。

    2011年01期 v.38;No.149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汽轮发电机转子风路堵塞时的温度场数值分析

    刘彦丰;许燕萍;李俊卿;

    大型汽轮发电机结构紧凑,气隙狭小,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依赖于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因而,若其冷却系统维护不当,发生通风道堵塞故障,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为详细了解风道堵塞对转子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以一台150 MW空内冷汽轮发电机为例,建立转子径向通风道发生堵塞时的二维流动与传热物理和数学模型;同时给出边界条件和假设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转子发生堵塞时的温度场、流体场进行数值计算,并对不同堵塞程度下的转子温度场进行比较;最后分析总结了一条转子径向通风沟堵塞时,堵塞严重程度与转子温度分布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径向通风沟未发生全堵时对转子温度影响较小。一旦发生全堵,即使只堵塞一条径向通风沟也会对发电机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加强发电机转子风路故障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011年01期 v.38;No.149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600MW机组空冷凝汽器变工况特性计算与分析

    周兰欣;乔瑾;张淑侠;

    根据直接空冷机组特点,在建立了空冷凝汽器变工况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某600 MW机组空冷凝汽器变工况进行分析和计算。分别研究了排汽热负荷Qn、入口空气温度ta1、迎面风速vNF、管内污垢热阻εi和管外污垢热阻ε0对凝汽器压力的影响规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环境横向风对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直接空冷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

    2011年01期 v.38;No.149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回转干馏炉油页岩颗粒停留时间分布

    李少华;张立栋;余侃胜;张轩;王擎;

    搭建回转干馏炉冷态实验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了回转干馏炉5种转速n=17、13.3、10、6.8、3.4 r.min-1及3种倾角α=2.16°、3.24°、4.33°,在不同出料口直径/干馏炉内径Dc/D=0.4、0.56时,对油页岩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页岩颗粒在回转式干馏炉内的停留时间随转速、倾角及Dc/D的增加而缩短;当转速达到3.4 r.min-1、倾角达到2.16°时,平均停留时间及平均停留时间方差均有激增情况出现。

    2011年01期 v.38;No.149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再热器喷水减温对机组煤耗率的影响研究

    谷俊杰;杨智;任晏伶;张如鹏;

    再热器喷水减温水量对机组的热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以某厂600 MW超临界空冷机组为例,采用等效热降法对机组热力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再热器喷水减温水量与机组煤耗率的定量关系:当减温水量为37 t/h时,增加煤耗1.15 g/kw.h。同时通过Matlab给出减温水量与煤耗率关系曲线,对于电厂实际运行起到指导作用。

    2011年01期 v.38;No.14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g-Al-Fe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酸性橙Ⅱ脱色性能的实验研究

    赵毅;朱洪涛;牛向楠;李振海;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一系列镁铝铁摩尔比不同的碳酸根型类水滑石(HTLCs),经500℃高温煅烧制备出镁铝铁复合氧化物HTLCs-500,并用X-射线、红外光谱对它们进行表征。考查了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等因素对二者处理阴离子染料酸性橙Ⅱ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镁铝铁摩尔比为3/0.9/0.1制得的HTLCs对酸性橙Ⅱ的脱色效果最好;在最佳条件下,HTLCs及HTLCs-500对70mg.L-1的酸性橙Ⅱ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分别可达99.88%和99.16%;HTLCs-500在脱色时投加量更少,吸附更迅速,适应的pH范围更广,脱色性能更好;四次再生后的HTLCs-500对酸性橙Ⅱ的脱色率仍可达90%以上。

    2011年01期 v.38;No.149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